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的主要方法,它能消除口腔內軟白污物、食物碎片和部分牙面菌斑,而且有按摩牙齦作用,從而減少口腔環境中致病因素,增強組織的抗病能力,刷牙對于預防各種口腔疾病,特別是對于預防和治療牙周病和齲病等,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日常生活中,人們雖然每天都刷牙,可是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懂得刷牙的"學問",所以學會正確刷牙對保持個人的口腔衛生極為重要。
(一)牙刷的選擇:牙刷是口腔衛生保健用具,只有選用符合口腔衛生要求的保健牙刷,才能起到潔牙的效果,并且不損傷牙齒及牙周組織。保健牙刷其特點是:
(l)刷頭小,在口腔中轉動靈活。
(2)刷毛排列合理,一般是2~3排,便于清潔牙齒和刷牙后牙刷本身清洗。刷毛選用優質尼龍絲,細而有彈性。
(3)刷毛的頂端呈圓形,刷牙時不易損傷牙齒和牙齦。
(4)牙齦萎縮需要用牙間刷。
(二)牙膏的選擇首選含氟牙膏,兼用其他牙膏。含氟牙膏不僅有抑制牙菌斑的作用,而且可以保護牙釉質,增強牙齒的抗酸能力,預防齲齒。
(三)刷牙水溫度經有關研究證實,牙齒適宜在30~36度水溫下進行正常新陳代謝。因此刷牙時,牙齒如長時間受到驟冷或驟熱的刺激,不但容易引起牙齦出血,而且直接影響牙齒的正常代謝,易誘發牙病,影響牙齒的壽命,影響身體健康。
(四)刷牙的正確方法:正確的刷牙方法能有效地清除牙齒及牙周組織菌斑和軟垢,可起到預防齲齒和牙周病的作用。
第一、Bass刷牙法的要點:(主要適用于牙周炎患者,宜用軟毛牙刷)
A、將刷頭放于牙頸部,毛束與牙面成45度角,毛端向著根尖方向,輕輕加壓,使毛束末端一部分進入齦溝,一部分在溝外并進入鄰面。
B、牙刷在原位作近遠中方向水平顫動4到5次,顫動時牙刷移動僅約1mm,這樣可將齦緣附近及鄰面的菌斑揉碎并從牙面除去。
C、刷上下前牙的舌面時,可將牙刷頭豎起,以刷頭的前部接觸近齦緣處的牙面作上下的顫動。
D、依次移動牙刷到鄰面的牙齒,重復同樣的動作。
第二、豎轉動法的要點:(較為常用,更適用于牙齦退縮者,可選用中等硬毛或軟毛者。)
刷上頜后牙時,將牙刷置于上頜后牙上,使刷毛與牙齒呈45度,然后轉動刷頭,由上向下刷,各部位重復刷10次左右,里外面刷法相同。刷下頜后牙時,將牙刷置于下頜后牙上,刷毛與牙齒仍呈45度角,轉動刷頭,由下向上刷,各部位重復10次左右,里外面刷法相同。上、下頜前牙唇面刷法與后牙方法相同。刷上前牙腭面和下前牙舌面時,可將劇頭堅立,上牙由上向下刷,下牙由下向上刷。刷上下牙咬合面時,將牙刷置于牙齒咬合面上,稍用力以水平方向來回刷。
(五)刷牙的時間每天應做到早起和晚上臨睡前各刷牙一次,并堅持飯后漱口。每次刷牙需3~5分鐘才能將牙齒的各個部位刷到。晚上睡前刷牙更為重要,因它能清除當日三餐積存于牙齒上的食物殘渣污垢。否則,在夜間睡眠狀態下,口腔內滋生細菌,污物與唾液的鈣鹽沉積形成菌斑及牙石,日久便會使牙齒發生齲齒及牙周病。
(六)牙刷的保養與更換:每次刷牙后必須用清水把牙刷清洗干凈并甩干,將刷頭朝上置于通風干燥處。應注意,牙刷使用時間長了,刷毛就會彎曲蓬亂甚至脫落,減弱了潔齒能力,因此,必須每3個月更換一把牙刷,切忌幾個人合用一把牙刷。
二、齲病的預防
(一)齲病的病因:現代的齲病病因學說是四聯因素學說,即細菌、口腔環境、宿主及時間。
1.細菌 是齲病發生的必要條件,一般認為致齲菌有兩種類型,一種是產酸菌屬,其中主要為變形鏈球菌、放線菌屬和乳桿菌,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產酸,導致牙齒無機質脫礦;另一種是革蘭氏陽性球菌,可破壞有機質,經過長期作用可使牙齒形成齲洞。目前公認的主要致齲菌是變形鏈球菌,其它還包括放線菌屬、乳桿菌等。
細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??谇粶羰澄镏械奶妓衔锉唤到夂?,一方面聚合產生高粘性葡聚糖,形成菌斑基質,另一方面產酸使牙齒脫礦,菌斑的組成比較復雜,除大量細菌外,還有糖、蛋白、酶等物質。
2.口腔環境 口腔是牙齒的外環境,與齲病的發生密切相關,其中起主導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。
3.宿主 牙齒是齲病過程中的靶器官,牙齒的形態、礦化程度和組織結構與齲病發生有直接關系,如牙齒的窩溝處和礦化不良的牙較易患齲,而礦化程度較好、組織內含氟量適當的牙抗齲力較強;另方面,牙齒的結構與機體有密切關系,尤其是在發育中,不僅影響到牙齒的發育和結構,而且對涎液的流量、流速及其組成也有很大影響,因而也是齲病發生中的重要環節。
4.時間 齲病的發生有一個較長的過程,從初期齲到臨床形成齲洞一般需1.5-2年,因此即使致齲細菌、適宜的環境和易感宿主同時存在,齲病也不會立即發生,只有上述三個因素同時存在相當長的時間,才可能產生齲壞,所以時間因素在齲病發生中具有重要意義。
(二)如何預防齲病
(1)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:做到早晚刷牙,飯后漱口,尤其是睡前刷牙更為重要,以減少食物殘渣的存積和發酵,減少牙菌斑的形成。對于嬰兒期的孩子,母親應在每次喂養后,將食指用清潔的紗布包好,蘸溫開水擦洗孩子的牙面,以保護新萌出的乳牙,幼兒可先由家長幫著刷牙,以后逐漸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。
(2)注意調整飲食結構:糖是牙齒齲壞的“禍根”,這是人所共知的,要預防齲病必須控制食糖用量。對食物要粗細搭配,適當多吃些富含纖維的蔬菜、水果等。對于兒童,應注意合理的營養,尤其應多吃些含有磷、鈣、維生素類的食物,例如黃豆和豆類制品、肉骨頭湯、海帶、牛奶、新鮮蔬菜和水果。這些食物對牙齒的發育。鈣化都有很大的好處。兒童還應改掉兩餐間吃甜食的習慣,特別是睡前吃糖的習慣(對牙齒的危害最大),也不要讓幼兒含著奶頭或糖果睡覺。少吃黏性甜食如奶糖、蛋糕等。
(3)定期進行口腔檢查:平時要注意自我經常檢查口腔,每半年至1年可請口腔醫生檢查一次,以早期發現齲齒,及時治療。由于兒童乳牙齲病發展很快,家長要經常查看孩子的牙齒,發現情況,及時就醫。
(4)采取防齲措施:氟素可以預防齲齒,這在科學上已有證明。不論是在牙齒表面涂氟化物,或控制飲水中的含氟量,均有顯著的防齲效果,但兒童時期要防止氟素過多,否則不僅會妨礙牙齒的發育,甚至還會引起全身氟中毒現象。近年來應用窩溝封閉劑涂擦于兒童的牙齒表面,封閉容易發生齲壞的窩溝、點隙等部位,起到了很好的預防齲齒作用。
(三)窩溝封閉有關知識
窩溝封閉是指不去除咬合面牙體組織,在其上涂布一層粘結性材料,保護牙齒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侵蝕,增強牙齒抗齲能力,從而達到預防齲病發生的一種有效防齲方法。窩溝封閉劑形成一層保護性屏障,阻止細菌及食物殘渣進入窩溝,同時使窩溝內原有細菌因斷絕營養而逐漸死亡,從而預防窩溝齲的發生,還可使早期齲損停止發展。
1、什么人需要作窩溝封閉?什么時候適合作窩溝封閉?
(1)一般來說,深窩溝,特別是可以卡住探針的(包括可疑齲);
(2)患者其它牙齒,特別是對側同名牙患齲或有患齲傾向的人應當行窩溝封閉;
(3)兒童牙齒萌出后達到咬合平面即適宜作窩溝封閉,一般在萌出4年之內。
(4)封閉的最佳時間是:乳磨牙3-4歲,第一恒磨牙6-7歲,第二恒磨牙11-13歲,雙尖牙9-13歲。
2、窩溝封閉怎樣做?
窩溝封閉的方法很簡單,通過清潔牙齒、酸蝕、沖洗干燥、涂布封閉劑和固化幾個步驟即可完成。材料固化后與溝壁緊密粘合,并具有一定的抗咀嚼壓力,對進食無礙,并且,材料固化后無毒,對人體無害。但需要強調的是窩溝封閉需有專業人員進行操作,需要必要的儀器設備。窩溝封閉成功的標志是封閉劑能夠完整存在,可疑磨損但不能脫落,因此需要定期檢查,如果材料脫落需重新封閉。
三、錯牙合畸形的矯治
隨著社會的發展,兒童飲食越來越精細,頜骨的退化明顯,而牙齒相對來說退化比較少,這樣容易造成錯牙合畸形,如果是反牙合即俗稱地包天應盡早治療,如果只是擁擠則12到15歲是矯治的最佳時期。
總而言之,預防是關鍵,家長應每半年帶小孩到醫院定期檢查,做到有病早發現、早治療。